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讣闻|袁隆平:一位农业科学家对泥土的终生守

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当日,载着袁隆平院士遗体的灵车返回他生前工作和居住过的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是一场最后的道别,一场守望泥土的人与泥土的最后道别。

袁隆平院士的灵车受到了长沙市民自发夹道目送、鸣笛致哀的礼遇。长沙,是袁隆平院士工作和居住了半生的地方,是杂交水稻大规模向全世界普及的实验基地,也是传说中的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崩葬之所。这里的人民眷恋农田,感激“教民稼穑”的人。这里的人民对袁隆平院士的真挚哀悼,带着这片土地上数千年来的泥土味儿。

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有泥土味儿。距离长沙400余公里的道县,是目前可考的最早的古栽培稻起源地,迄今已8200余年。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业的重要性压倒畜牧、战争和贸易,是一切生灵的基础。无稼穑即无仓廪,无仓廪即无社稷,无社稷即无华夏——袁隆平院士身后的备极哀荣,是这片土地上的生民最朴素和本能的情感投射。

袁隆平本来是不属于农田与泥土的。1930年9月7日,他出生在北平市协和医院,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文教会学校读书,是当时少见的知识分子。抗日战争爆发,袁隆平随父母辗转湖北、湖南和重庆等地读书;抗战胜利后离开重庆赴武汉和南京继续高中学业。受小学一年级参观农园时看到的园艺场美好场景和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里田园诗般生活场景的影响,袁隆平在1949年8月考入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主修遗传育种学。

一个城市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并不了解当时中国农村真实的凋敝和苦难,向往着美好的田园生活而报考了农学专业,这听上去并不像是一个靠谱的故事的开头。然而,它是一个中国彻底告别粮食短缺,结束了数千年农村凋敝和苦难的故事的起点。青年袁隆平是充满勇气的和浪漫的——被一些人过度美化的“民国时期”大学教育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重视文史哲而轻视理工科教育。那个时候,一个城市里的年轻人做出“学农”的选择,是离经叛道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1953年,大学毕业的袁隆平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业学校任教。1960年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试种后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推断为天然杂交水稻。在这一基础上,袁隆平尝试培育水稻杂交品种:1964年7月,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人工授粉结出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1965年7月,他又在多个稻穗中找到6株不育株,其中4株成功繁殖1-2代。这一系列实验成果,让袁隆平得出了“水稻亦有杂交优势”的推论,推翻了在当时中国奉为圭臬的苏联农学家米丘林和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

凭着一场冒着巨大风险的“质疑权威”挑战行动收获的成果,1966年,袁隆平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的发现,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为题发表在学术杂志《科学通报》上。这一重要成果在世界上是突破性的,也让他获得了在极度动荡的环境下得以继续研究水稻培育的机会。

1967年6月,以袁隆平为首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成立。1971年11月23日,经历了3000多次的失败,袁隆平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试验田发现一株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1972年,杂交稻被列为中国重点科研项目,袁隆平选育的不育系“二九南1号”培育成功,成为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水稻。1973年,袁隆平及其团队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让水稻产量从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以上。当年10月,袁隆平正式发表《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论文,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取得了人类水稻种植技术的历史性突破。

1974年,袁隆平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1975年,籼型杂交水稻进入大面积推广种植阶段。1979年,三系杂交水稻技术推介到美国,进而在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地普及。到了1988年,中国杂交水稻面积已达1.94亿亩,占水稻总面积39.6%。

从1960年发现第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开始,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研究持续了将近20年。“吃不饱饭”的时代记忆,终结了袁隆平对农村田园诗般的美好幻象,将他拉回了眼前的现实,也耗尽了他从青春到中年的20年时光。不过这一切也并不苦闷:在发表划时代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的1964年,袁隆平收获了爱情,他给妻子拉小提琴、写情诗。培育杂交水稻百转千回终获成功的10年间,他和妻子先后有了三个日后同样从事农业工作的儿子。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网址: http://www.zgnywznygc.cn/zonghexinwen/2021/0524/1401.html



上一篇:农业科学家沉痛哀悼袁隆平院士!他的嘱托,我
下一篇:看看说的是不是你?农业产业报告:中国居民脂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投稿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编辑部|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版面费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