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助力农业加速跑 宁夏全力铸造这颗“芯”

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助力农业加速跑 宁夏全力铸造这颗“芯”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于 浩 亩产835.9公斤 宁春55号小麦新品种创造亩产651.1公斤的历史纪录,宁粳48号水稻新品种以亩产835.9公斤刷新了全

  助力农业加速跑 宁夏全力铸造这颗“芯”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于 浩

  亩产835.9公斤

  宁春55号小麦新品种创造亩产651.1公斤的历史纪录,宁粳48号水稻新品种以亩产835.9公斤刷新了全国旱直播水稻高产纪录,枸杞新品种宁杞7号种植收益高于宁杞1号30%以上,奶牛育种项目选育组建了优质高产奶牛核心群1.7万头。

  1月26日,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圃育种基地突然间热闹起来。该院枸杞、瓜菜等经济作物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育种专家齐聚一堂,就种质创新情况向自治区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交流。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更是利器。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小省区,很早就意识到种业创新意义非凡。

  2013年,宁夏科技厅联合宁夏财政厅、农林科学院、农业农村厅等单位启动实施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新品种选育专项(以下简称育种专项),开展了宁夏历史上涉及产业最多、参与科技人员最多、投入经费最多的“政产学研用”种业协同创新工作。

  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枸杞属种质资源库,在国内首次建立优质肉羊多性状基因聚合分子选育技术体系,新品种刷新宁夏春小麦高产纪录和旱直播水稻高产纪录……

  随着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取得,全区农业科技工作者愈加清晰地认识到,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种业创新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芯片”作用。

  育种专项立新功

  石嘴山市平罗县高庄乡,宁夏千叶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叶青公司)内,冬日一片萧瑟中,新落成的深咖色研发中心大楼格外显眼。这是一家科技特派员企业,主要从事牧草种植、扩繁、加工、销售及农业试验推广与服务。

  “一定要让科技引领企业发展。我们的研发中心今年正式投用,以后所有科研活动都在这里开展。”公司负责人韩千说。

  自成立以来,千叶青公司先后参与并承担了农业部种业提升工程——宁夏平罗县饲草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自治区农业育种专项——耐盐禾本科饲草良种繁育与利用模式试验示范项目、自治区重点研发——宁夏盐碱地草畜一体化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项目。

  2020年,其与宁夏大学牧草育种团队组成的课题组共筛选出湖南稷子核心种质资源3个、湖南稷子耐盐高产品系1个、紫穗稗耐盐高产品系1个,并建起50亩的盐碱地草畜一体化优质牧草育种基地和1000亩的良种繁育基地。

  在宁夏,以千叶青公司、泰鑫种业、科泰种业等为代表的科技型种业企业,正通过自治区育种专项助推全区现代种业快速发展。

  民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早在201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就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作为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第二年,育种专项紧锣密鼓地启动,截至2020年,共启动实施小麦、枸杞、滩羊等11个项目,选育并审定新品种共40个。

  其中,宁春55号小麦新品种创造亩产651.1公斤的历史纪录,宁粳48号水稻新品种以亩产835.9公斤刷新了全国旱直播水稻高产纪录,枸杞新品种宁杞7号种植收益高于宁杞1号30%以上,奶牛育种项目选育组建了优质高产奶牛核心群1.7万头。

  “这些年来,育种专项累计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7项,有力支撑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在1月14日宁夏种业科技创新座谈会上,宁夏科技厅副厅长刘常青介绍称。

  “四位一体”是秘笈

  “十年磨一种,不容易啊。”小麦育种专项首席专家、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魏亦勤感慨道。

  诚然,育种专项启动实施的这8年间,宁夏种业创新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百花齐放,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然而,这项协同创新工作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最关键在于科学管理机制的建立。

  这是科技部门协同产业部门、科研单位及高校共同摸索出的一整套体系。

  “简言之,就是‘四位一体'。”宁夏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徐小涛说。

  产业部门提出育种需求并负责新品种推广应用,科技部门负责组织管理、评审论证和验收考核,财政部门负责专项经费的落实、绩效评价和经费监管,项目承担单位及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要顶层设计,更要稳定支持。

  宁夏科技厅会同宁夏财政厅制定了《育种专项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实行滚动立项、动态管理。同时明确育种项目10年总体目标任务,每5年为一个实施周期,签订一次计划任务书,并进行阶段验收。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网址: http://www.zgnywznygc.cn/zonghexinwen/2021/0208/586.html



上一篇:繁昌区:区农业农村局春节前赴双联系村慰问困
下一篇:促进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投稿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编辑部|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版面费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