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05/29]
-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05/29]
-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05/29]
-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05/29]
【知青文摘】祭念一位半世纪前遇难的知青……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964年,六千名长沙知青 下放来到湖南南部的江永县 一年后,有27名知青被抽调到县 组成了“以农为主、以艺为辅”的 文艺轻骑队------农艺队 农艺队姑娘和小伙儿的故事就发生 在这简
1964年,六千名长沙知青
下放来到湖南南部的江永县
一年后,有27名知青被抽调到县
组成了“以农为主、以艺为辅”的
文艺轻骑队------农艺队
农艺队姑娘和小伙儿的故事就发生
在这简陋的接龙桥边……
残阳絮语
湖南长沙知青王百明在江永遇害,是著名的“1967年六千长沙知青大逃亡”的导火索,详情请点击阅读本平台发文:《王百明之死-长沙知青大逃亡导火索》一文。
王百明去世后,和他一起在江永农艺队工作过的知青们只要有机会,都会自发地以各种方式进行祭拜。2007年,在悼念王百明罹难四十周年时,百明的妹夫文斗发表了一篇“祭文”,在这篇文章里,文斗详细回忆了王百明的生平,剖析了他的个性、成长过程、及他的死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受到知青朋友的一致首肯,值得一读。现特推荐给大家。
王百明罹难四十周年祭
作者:文 斗
王百明,原长沙三中高中毕业,1964年下放江永,他擅长写诗,素有“知青诗人”之称。1967年8月17日在江永县城,无辜惨遭枪杀,当时他仅只有二十二岁。
春去秋来,岁月的长河缓缓地流淌着。如今,我们已都到了近花甲之年,岳父岳母早已相继离开人世,百明哥的侄儿们也都长大成人。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有些忙碌又有些平庸。
许久以来,立明姐就要我写篇文章纪念百明哥,我却总是迟疑着不敢下笔。曾多次听几位江永的知青朋友说过,王百明是江永知青心中一个永远的痛。我想那痛,应是一道长期郁结在心中,时时揪心却又让人不敢轻易触摸的伤痕;应是一种使人刻骨铭心,却又说不清理不顺的复杂情绪。人已逝,痛还在。在这个命题前,我久久地徘徊着。
整整四十年过去,又是一个纪念日到了。
我想,王百明的遭遇,应不仅仅只是一个家庭之痛,也不仅仅只是江永知青之痛。纪念不仅是为了怀念,更是为了记住。为的是观照生命,使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更加辨清今天,顺利的走向明天。
与百明大哥我从未谋过面,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他遇难后没多久的一个酷热的夏日。当时学校正处于停课闹革命时期,我们终日无所事事。学校里驻满了各种派别组织,很多江永知青也都住在学校的大礼堂内,“红一线”宣传队长期在此排练节目。
那天忽听到一阵人声喧闹,还夹杂着哭声,我们几个同学闻声赶到礼堂,原来在江永和零陵都相继发生了杀害知青的惨案,一大批从这两个地区逃出的知青聚到一起来了。知青们相拥而泣,群情激愤,地上摊列着一件件已凝结成暗红色的血衣。不知为什么,在被害人的当中,我特别记住了王百明这个名字。也许因他是江永知青中的第一个遇害者,也许因听人说他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也许是冥冥中我与他有着一份缘分。
因为我们与很多江永知青都是朋友,那些日子我们常去看“红一线”排节目。那个为纪念王百明而作,曾轰动一时的歌舞《怀抱战友》,我们是看着排练出来的,甚至我们也能哼上几句。常在那一遍又一遍的悲愤旋律中,我想象着王百明的模样,感叹着这些知青的命运。
没料到,第二年的冬天我也成为了知青。
在洞庭湖畔,我有幸又结识了一群江永知青,他们是几经辗转落户来到我们公社的。我们那时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多次听他们钦佩地讲起王百明,说他书读得好,中学时就与几个同学组成了一个“红云诗社”,他的诗在当时师生中很有影响,还说他的口才十分了得,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他会乐队指挥,曾是长沙市中学生歌舞团的指挥,还会作曲等等。文革中,他积极投入运动,当时知青大都因出身不好,被视为是狗崽子,而江永邻近的道县对地富分子及子女正在进行大屠杀,他却毅然从长沙赶赴江永,要坚持在乡村革命。说到王百明之死,这些老知青们总是神色黯然,扼腕长叹。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网址: http://www.zgnywznygc.cn/zonghexinwen/2020/1102/470.html
上一篇:青年志愿者自我介绍
下一篇:发芽土豆还能吃吗?学会这几招,再也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