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05/29]
-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05/29]
-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05/29]
-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05/29]
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9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
2019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目前我院物联网专业紧贴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需求,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创新提出了“三自主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物联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覆盖内容多,知识面广,相比于传统的工科专业学习难度大
物联网是以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及软件工程等多学科为基础,同时结合行业中的应用综合实训,所以物联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复杂性”[1]。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学生需掌握物联网的基础理论、传感器检测技术、物联网工程项目设计与工程施工、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等专业必备知识,具备从事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的系统应用、开发及测试能力以及项目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能力,这样大而全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很难达成的。
(二)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薄弱
目前我院2018级物联网专业共设3个行政班级,约90名学生。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对于光学、电学等物理知识较陌生,又有来自青海、西藏等偏远地区的学生,上大学前对计算机以及网络的接触比较少,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一部分学生觉得专业比较难,失去了学习积极性。
(三)专业课程和其他优势专业的融合不够,缺失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是从电子、通信或计算机专业发展而来,课程体系也是由电子、通信或计算机专业演变而来[1],所以课程设置比较雷同,都是在通识课基础上整合几个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再加入物联网关键技术、物联网工程等课程,而缺少因地制宜,结合本校优势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因此,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在硬件设计、网络架构、布局方面均比不上电子和通信专业的学生熟练,在系统设计、程序开发方面也没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精通,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三自主四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院引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发挥本校农学类专业的优势,创建物联网专业“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四种学习方案可以选择,其中方案1是达到毕业要求的最基本的方案,学生在完成物联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学习后,在开发设计、系统集成、运行维护三个方向中任选其一完成学习。方案2是在方案1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融合其专业的特色课程,学生可在食品加工、家庭园艺、宠物饲养等多个自选模块中,进行跨专业选课,促进自身多元化发展。方案3是在方案1的基础上,增加四结合模块,学生可在教产、教创、教研、教赛四个结合模块中选择一个深入学习,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方案4是方案2和3的综合,学生可以同时在自选模块、四结合模块选课,全面拓展个人能力。
(二)“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对接就业岗位,分方向教学。物联网是典型的交叉性学科,专业涉及的内容多,学生在5学期的时间里完成整个物联网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很不实际的。我院根据物联网行业岗位的需求,结合本校农学专业的优势,将专业细分为如下三个方向:开发设计、系统集成、运行维护。开发设计方向对接物联网开发工程师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农业物联网平台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系统集成方向对接物联网集成工程师的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农业物联网组建以及设备、系统及布线选型的基本技能;运行维护方向对接物联网系统运维工程师岗位,培养学生的物联网设备的组装、调试能力。学生大二时,就可以根据目标岗位来选择一个专业方向,重点学习部分专业课程。
2.与特色专业融合,提升专业优势。“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自选模块中,提供了其他学院的部分特色专业课程,比如茶与食品学院的食品加工、农学园艺学院的家庭园艺、畜牧兽医学院的宠物饲养。上述跨专业课程,都是系列课程,任选其一进行学习,可以达到第二专业的同等效果。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第二专业课程进行拓展学习,进而将物联网的技术与相关农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构建以农为特色的物联网课程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网址: http://www.zgnywznygc.cn/qikandaodu/2021/0301/659.html
上一篇:年农业领域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成果分析
下一篇:贫困山区农业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探索